资讯中心

资讯中心

利用大数据,制定精准学习策略,连接未来。

田字格何德何能要成为孩子练字的标准?

写字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,从横撇捺开始,语文课见证了大多人识字的过程.对于很多70后,80后家长来讲,田字格想必不会陌生.

写字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,从横撇捺开始,语文课见证了大多人识字的过程。对于很多70后、80后家长来讲,田字格想必不会陌生。
田字格,顾名思义类似汉字“田”字一样的格子,又可划分为4个小格,每一个小格担负着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结构,规范学生汉字书写的作用。让一年级新生从田字格发端,了解汉字、理解汉字、掌握汉字进而欣赏汉字是那时语文老师都会采用的方法。

田字格就是这个

渐渐地,当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形成一定认识,字迹从歪七扭八过渡到方方正正,便可挣脱这个格子的束缚,终于进入了“横格本”时代。没有了“围墙”,笔尖在纸上尽情舒展,可老师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。一个字写得不好,罚写一篇是常有的事。这时,才知道世上原来还有无形的格子。

没有田字格的日子

如今,田字格仍然是老师启蒙孩子识字的工具,但是学生的年龄却从小学提早到了幼儿园。大概是起跑线思想一直在作怪,父母想让孩子比同龄人提前掌握汉字,又或许是想让孩子成为自己口中引以为傲的谈资。
为了迎合父母的这一心理,早教机构、幼儿园纷纷提早戒备,让孩子从学龄前开始拿起铅笔,放弃天真烂漫的涂涂画画,转而像个学生一样一本正经临摹、拓写。有的孩子甚至在幼儿园里写不够,还要回家继续完成三篇写字作业。
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,他们的认知还不足以理解汉字真正的意义,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被理解为单纯的模仿,反而禁锢了孩子天真烂漫的个性。
正如上期所讲,写字不仅仅是手指和手腕的运用,还涉及到手臂肌肉群的发展和协调。与其让学龄前孩子端坐在书桌前写字,和父母一起进行户外运动带来的好处则更加长远。

大量的练习本是帮助孩子强化记忆,但是一旦使用过度,益处也就变成了坏处。机械地誊写让孩子造成厌烦心理,等到真正需要学习写字的时候,这种心理反而成为障碍。早教就变成了“早害”

学习汉字不应该只停留在识字、写字的基础上,反复抄写也不是练字的唯一方法,很多人临摹了太多的字帖,却依旧练不出一手好字。
近来,很多学校也纷纷开设创意写字课,田字格(曾经让很多父母感到害怕的方式)也在慢慢减弱它的作用。学校开设书法班,不以作业的形式强迫孩子去写字,把写字当做一种兴趣,由专业的老师带领孩子从欣赏汉字的角度出发,形成自己的写字风格。写字不再是只为了记录,而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“美”的种子。